回顾|究竟艺术家能看懂自己的作品吗?
2021-12-17
436
12月11日,在华泰顶层艺术社区-泰艺术中心举办 X 艺术辩论会「艺术家能看懂自己的作品吗?」参与话题辩论的有华泰园区艺术家、建筑设计师、服装设计师、工艺美院学生、时尚潮流从业者、程序员等跨界艺术爱好者。经过激烈的辩论、碰撞和探讨,梳理出此篇回顾文章。
“艺术家能看懂自己的艺术品吗?”这是我们上周向艺术家们提出的一个问题,也是世人想在艺术家那里寻求的答案,乍一看问题无可厚非,艺术家当然对自己的作品了然于胸,且有充足的自信来诠释自己的主权,不然如何去构建自己的作品呢?但我们再往深处探讨的时候,好像问题并不只表面那么的简单,或者说问题背后隐藏了很多复杂的情况。有人说艺术家在面对作品就像父母面对孩子,那么作为父母真的懂自己的孩子吗?又有人说艺术家在面对作品就像自己面对镜子,那么我们能看清自己吗?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理性思考和灵感乍现都是很重要的创作状态,前者是创作者从一个想法的建立,再到中间搜集资料和元素,然后再经过自己的转换、构建、呈现,最终完成作品。后者是一种情绪表达的冲动,或许因作者一时之间无法描述自己的复杂心情,这种情绪状态转瞬即逝,作品成为情绪记录的载体。艺术家本身对自己创作的作品是有充足的把握,但当他完成这个作品的那一刻起,他跟作品的距离就会是越来越远,像一个孩子丢到社会上面去,他成长为什么样的人,不同的际遇是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当一件艺术作品在高雅辉煌的美术馆展厅庄严呈现和在肮脏破败且泥泞的垃圾场里随意摆放,对其解读和价值完全不同,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和时间,我们真能够感知到那些被我们奉若神明的美吗?对一个作品的理解,是否取决于艺术家的创作意志和外部环境以及专家媒体的影响呢?有时候外界的影响对它发生本质的变化了,作品带来的外界反馈也影响艺术家对自己的作品解读, 面对不同环境里自己的作品产生不同的感受。社会赋予了作品其他的权力和能量,甚至有可能改变创作者意图本身。这个时候这件作品和艺术家最开始的意图可能渐行渐远了,那至少在那个时刻转瞬既失的感受艺术家是懂得的,对于文字上面强调的观点需要有一个时间性、阶段性、一个范围内。艺术家他实际上是对自己的作品还是一直带有未知的期待,在否定中前走开创一个新的可能性。从另一个角度上说艺术家的解释又似乎“纯粹”了作品本身的模糊性。部分艺术家也有刻意追求一种似懂非懂的模糊状态,一种返璞归真的懵懂状态,就像孩子一般纯粹,当艺术作品超越艺术家自己意识和自由之外更促使其富有生命力,当我们面对当代艺术作品越来越难以读懂,换言之当代艺术作品没有一种明确的解释和指向,其作品的模糊性则其实是艺术价值的一部分,艺术家把解读的权力和空间留给观众。部分艺术家不愿解释或许并非因为高冷或不屑,而是希望得到观者的反馈,并等待着他们代入自身色彩为作品附加灵魂与解答。事实上,或许你才是艺术家等待的答案。 X艺术辩论会现场辨手发言
当世人要求艺术家自己混合语言、用文字为其作品注入说明时,就像是让作曲家在音乐中加入舞蹈——二者结合便不可避免地形成一件新的作品,这种做法在模糊其原貌与纯粹性的同时,也背离了创作者的初衷。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拥有不同经历阅历的观者对同一件作品的解读可能大相径庭,这些不同的猜测与“解释”不仅为艺术品增加完整性,还延续了它的生命力。当艺术家试图长篇累述自己的创作初衷与意图时,便破坏或限制了作品被观者感知的机会,而其艺术价值与欣赏乐趣便随之大打折扣。
因此,实际上所谓的艺术家对于作品的懂与不懂不能用一种狭隘的观念来看待它,我们如果凭经验来判断一件作品的去向,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纵观任何一件艺术品都不缺少解释,但几乎都不来自于艺术家本人,看得懂自己的作品就是本身一个从视觉上去理解直观的一种感受,每件艺术品都拥有其独特的“生命力”与使命,静候着众多不同的解读方式,而这也是它们使观者痴迷的原因。
纵观下来,艺术无所谓懂与不懂,只需要用心去感知。当一件作品脱离了解释与题目之后,它便赤裸裸地通过颜色、线条、笔触呈现在人们眼前,成为真正无拘束、模糊却纯粹的艺术。
文章内容来自辩论会的探讨观点
辨手:伊灵、汪一舟、翟轩弘、赵兵、时间、何旭彬
编辑:黄顺、尹希文
审稿人:武树